1973年5月14日,美国第一个太空实验室发射升空。这个太空实验室全长36米,直径6.7米,重82吨,轨道高度435千米,环绕地球一周用时93分钟,由轨道工作舱、过渡舱、多用途对接舱、太阳望远镜和“阿波罗飞船”等五部分组成。
太空实验室的构建与升空计划得非常巧妙,整体分两次对接,以确保每一次能准确、安全地按计划完成。“土星5号”火箭成为了运送宇航员的飞船和太空实验室的主体。
在飞行的6年期间,太空实验室先后于1973年的5月25日、7月8日和11月16日,分3批将9名宇航员送上实验室,各批宇航员生活时间分别是28天、59天和84天,共实施了3次“阿波罗飞船”与太空实验室的对接。工作舱是太空实验室的主体部分,也是宇航员生活和工作的区域。在实验期间,太空实验室共使用了58种仪器,进行了270多项天文、地理、遥感、宇宙生物学和航天医学试验研究。其中,用太阳望远镜拍摄的18万幅太阳活动照片,证实了日冕洞的存在;使用6种遥感仪拍摄了4万多幅地球表面照片;用7种仪器研究了太阳系和银河系的情况;用医学器械进行了人体长期失重检测,以及在失重条件下,进行材料加工实验等。
1974年2月8日,太空实验室飞行任务完成,宇航员着陆,太空实验室关闭。由于大气阻力超过预期,1979年7月11日地面向太空实验室提前发出坠落指令。至此,太空实验室共飞行2246天,环绕地球近35000圈,航程14亿千米。
《科学史上的今天》每天一个科学小故事,书问阅读持续发布中,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