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5架航天飞机为代表的航天工程,是20世纪70年代后,由美国开创的人类大型飞行计划,这一计划揭开了人类飞行史上的惊人一幕,也为人类的航空航天事业结下了丰硕的成果。
在悲喜交集的30年中,美国航天飞机以惊人的业绩翻开了人类飞行史的光辉一页:5架航天飞机共飞行135次,完成了8亿多千米的航程,先后把来自16个国家的355名宇航员送入太空,将50多颗巨型人造卫星送入轨道,共运送1750吨货物;先后发射了包括哈勃望远镜在内的一些重要轨道观测仪,在建造太空实验室、维修哈勃望远镜、携载各种太空望远镜升空等艰巨任务上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30年的航天之旅中,两次不幸的事故惨烈得痛人心肺。1986年1月28日,“挑战者号”升空后不久在上空爆炸,7名机组人员全部遇难。2003年2月1日,“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返回地球时失事,在机上执行任务的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
2011年7月9日(美国东部时间7月8日),美国“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船飞上太空,执行美国航天飞机30年飞行史上的第135次任务也是最后一次任务。机上4名宇航员在为期12天的飞行中,为国际空间站送去供给、备用零件以及科学仪器。这是航天飞机的谢幕之旅,也是绝唱之行,它令许多人悲喜交集,并载入了航天史册。此后,引以为自豪的航天飞机时代悄然落幕。
为了纪念这项工程的胜利结束,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发布了航天飞机工程纪念徽。在纪念徽的右侧,5颗闪亮的星标志着5架航天飞机的英雄业绩,在它的左侧记录了令人难忘的空难事故,成功与失败平等放置,左右交相呼应,显示着航天工程的辉煌与艰难,更表明对这段真实历史的尊重。
《科学史上的今天》每天一个科学小故事,书问阅读持续发布中,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