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英特尔公司提出了“一粒沙,芯世界”的口号,有两层寓意:其一是芯片“沙粒”覆盖从民用到几乎所有专业领域的电子设备;其二是信息产业界人士像沙粒般地频繁流动。在1968年7月18日,正是人才的流动,促成了信息产业的一代巨擎——英特尔公司的诞生。
从“八叛逆事件”开始,到仙童公司,再到英特尔公司,以罗伯特·诺伊斯为代表的人才起到了关键作用。
自创立开始,英特尔以坚持不懈的技术革新,创造出一批批卓有成效的成果,成为全球集成电路产业的领航人。1971年,英特尔研发出第一个微处理器4004;1978年,英特尔又研发出8088微处理器;1982年和1983年连续两年,英特尔的286和386先后问世,其晶体管的数量不断大幅上升。
到20世纪90年代,安迪·格罗夫接手成为英特尔的总裁与CEO,他精心推出企业文化。上任后,第五代微处理器另行命名为奔腾,相继推出奔腾和奔腾3及奔腾4处理器。
到了21世纪初,英特尔的制程技术以世界领先的速度进入到了纳米数量级。2006年7月18日,英特尔发布了安腾2双核处理器,2007年1月,英特尔又宣布,由于新栅极材料的使用,晶体管技术又有了新突破。
50年来,英特尔的产品从赛扬到奔腾,酷睿、凌动、至强乃至安腾,得到了广泛应用。实现了“一粒沙”走向“芯世界”的梦想。
《科学史上的今天》每天一个科学小故事,书问阅读持续发布中,欢迎关注!
电子纸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