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社会需求的不断多样化,人类已经全面步入视觉时代, 正如海德格尔所预言的那样:“世界被把握为图像了。”面对视觉文化的全面来袭,人类观看 世界的方式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依托科技与文化相融合手段而引领的“视觉重构”理念正被 广泛应用于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领域。基于“视觉重构”理念的文化遗产的数字化重构研究, 正是本书探讨的核心。本书构建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文化遗产数字化重构的理论与实践体系,对文化遗产数字化 保护的研究起到一定的理论支撑与借鉴作用;对从事文化产业的相关研究人员与高校艺术设 计类相关专业师生的学习、研究与创作提供一定的帮助。
文化遗产的数字化重构指的是在利用先进的数字技术对文化遗产原态进行采集、记录处理并生成可再生的数字形态之后,利用科技与人文相结合的视角通过有效的设计手段对其进行再设计、再演绎的过程,并且将最终的成果用于展示、研究与大众传播。
—— 刘 派
清华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80年6月,是由教育部主管、清华大学主办的综合出版单位。植根于“清华”这座久负盛名的高等学府,秉承清华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文精神,清华大学出版社在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里,迅速成长起来。作为来自一流大学的出版单位,清华大学出版社始终坚持弘扬科技文化产业、服务科教兴国战略的出版方向,把出版高等学校教学用书和科技图书作为主要任务,并为促进学术交流、繁荣出版事业设立了多项出版基金,逐渐形成了以出版高水平的教材和学术专著为主的鲜明特色,在教育出版领域树立了强势品牌。目前,清华版教材已在全国一百多所院校得到广泛使用。高品质、多层次的计算机图书是清华大学出版社的一大品牌支柱。20世纪80年代末,在席卷全球的信息化浪潮中,清华大学出版社快速切入计算机图书市场,逐渐成为并一直保持这一市场的领先地位,为发展中国计算机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
(展开)